查看原文
其他

《冰点周刊》焦晶娴:走出“新手村”的新手记者|记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8-18

《冰点周刊》记者焦晶娴

代表作品:

[1]《一颗棋子 跳出重围》 

[2]《京广隧道:大水几分钟淹没汽车,隧道内发现遇难者》

[3]《富士康返乡者的归途》

[4]《山里的孩子在写诗》
这是焦晶娴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被采访”。在屏幕的另一端,她向我们坦言她收到采访邀请时的意外和紧张。因为“《中青报》有太多资历更深,写过更多大稿的前辈了”,而她是单位里最年轻的,工作两年半的新人记者。

焦晶娴回忆起初入《中国青年报》的日子,自己几乎是一张白纸:本科时缺乏实习经历和经验,临到了每周的选题会,她都会感到手足无措,会上抱着笔记本“缩”在后排的角落,听着同事们纷纷报上选题,许多能力颇佳的实习生尚且还在大学阶段。为此,她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过怀疑。但也正因为是一张“白纸”,她更加有勇气去描摹,不断寻找所有可以成长的机会,努力“填满”自己的空白。

焦晶娴曾参与报道2021年郑州洪灾、疫情下富士康工人徒步返乡等社会热点事件。她会为了一个选题,从北京出发去往两千公里外的贵州,和西南山区的孩子们“聊会儿天”,聊聊对于孩子们来说像摘苞谷一样日常的写诗。当然,在两年半的从业生涯里,一次又一次采访过程中,还有不断冒出来的新问题困扰着她。

比如作为完美主义者的焦晶娴曾很难接受一个想法无法实现,但现在她也越发意识到与自己和解的重要性。

那个“选题会上不敢说话”的新手记者顺利走出了“新手村”,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她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她也依然还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的问题。

深度训练营与焦晶娴展开了对话,希望她的经历与经验能够为还在“新手村”中犹豫徘徊着的你一些启发。

Q:为什么会学习新闻专业并从事新闻工作?

A:因为不想再学数学,我高考填报的专业都是纯文科类,最后被中央民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录取。中学时,我对文学很感兴趣,但对新闻了解得很少,大学时才对媒体有了一些系统的认识,在学校校媒和《人民日报》实习过。在校媒,我做的是偏学术的资料整合工作;在《人民日报》,我的实习岗位是英文编辑,主要负责新闻的翻译和国际新闻的编写,自身产出较少。实习过后,我对记者这份职业产生的想象是,记者会对自己的稿子有很大的自主权,也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做些创造性的工作,而不只是写通稿。

大四那年,我考研失败。准备“二战”期间,我给《中国青年报》投了简历。面试因为疫情被一直推到了7月份,面试官里有我现在的领导从玉华老师。我当时讲了一篇非虚构作品,把故事情节说得很详细,但我回去翻看原文才发现说错了很多。原以为会被刷,但是没想到被录用了。我真的很幸运,也特别感谢中青报给了我机会,希望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沉浸其中并不断加深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我现在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没有真正沉下心来理解一个问题以下的“冰山”,大部分都很浅层。

Q: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您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吗?

A:我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多去主动了解媒体行业。大学时没人告诉我记者是什么样的,等到工作后,我才了解一个媒体的性质是怎么样的,党媒、纯商业媒体、市场化媒体各自的定位、报道的尺度是怎样的。我觉得如果自己当时有意识地去了解媒体行业,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可能会更成熟,进入工作状态会更快。

Q:您平时找选题、约采访有什么技巧?

A:找新闻线索就是多刷新闻,我们一般会从快讯、短视频、地方新闻里看有没有可挖掘的空间。我精力特别有限,找选题对我来说也挺痛苦的。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你每天都关注新闻,每天都会刷到感觉不错的(新闻线索)。

在社交平台约采时,能说的很有限。我会简单陈述自己是如何找到对方,确保对方能够对我放心,比如“我看到你的评论,您好像对……有关注”“您是……事件的当事人,我正在关注这个事件,做这个报道目的是……,希望您能够帮助我”,尽量表达清楚约采缘由与最大的善意。

在很多平台上,你只能给陌生人发一条消息,最好在约采邀请文字末尾留下微信,“如果有意向接受采访,在这个平台联系不方便的话,可以加我的微信”。

Q:在您最近的稿件《山里的孩子》的采访过程中,和小朋友的交流有什么技巧吗?怎么让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A:倾听,委婉地提问,还有就是推己及人。

采访前,我很担心自己会触碰到孩子们比较伤痛的回忆。关于如何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我还特意问过当小学老师的朋友。孩子们对于世界的观察、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很多,我们要把孩子们当做平等的、独立的人来对待。

比如,问的问题要聚焦,不要像问成年人一样太抽象,也不要老是问学习成绩或者尖锐的问题,会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压迫感。孩子们对你感到反感或者不理解的时候,是不愿意说太多的;有的孩子特别内向,话说得特别慢,也不会像跟同龄人一样跟你讲。在他们和同龄人聊天的时候,你在旁边听着陪伴就好。

采访过程中,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写诗,到底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我对于诗歌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在一个比较大的诗歌的体系里,孩子们写诗到底意味着什么?意义是什么?无论是从文本角度,还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我觉得我的视野都不够开阔。而且这个选题是值得跟踪的——十年后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写诗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能持续探索的。

焦晶娴与当地的孩子们

Q:素材巨量的情况下,您会如何整理?有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A:编辑一直教我们,在面对巨量的素材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盲写。采访过程中需要记录下要点,写作之初要把最重要的先写出来,先找到核心的、想写的。我的习惯是从最打动我的场景开始,它不一定是文章的开头,可以是中间部分,也可以是结尾。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整理的方法,我觉得每个稿子可能都不太一样,我也没有特别具体的方法,可能就像我说的,你要先清楚自己想写的是什么。

Q:您写稿会跟对接的编辑持续沟通吗?

A:一般要看编辑和记者各自的风格。我自己的习惯是不在一开始就跟编辑沟通,可能采访过半时和编辑沟通自己的困惑,确认一下方向,之后再继续完成采访。结束采访后,如果写作比较困难,可以跟编辑聊聊目前所得的素材。迷失在海量素材里时,编辑就像指南针,能帮你拎出一条清晰的线,以旁观者角度告诉你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可以放手删除。编辑和记者之间的沟通特别重要。

Q:您会有拖稿的压力吗?完整操作一篇稿件需要多长时间?

A:我觉得要对得起自己的稿子,不希望做得很仓促。你要给编辑时间帮你查看,也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再去打磨稿子。比如周三上版面,周二要拼版,周末就要给稿,那么在周六前完成一稿会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和把握去进行后续的修改。常规稿件我一般需要操作两个星期,稍长些的稿件可以花上一个月;如果那段时间缺稿就得抓紧写稿。

Q:您写作的重点为什么会放在关注小人物上?

A:冰点的传统是,一滴水折射大海。我是个讨厌精英主义,会有点逆反心理的人。小人物是有时代性的,关注、书写小人物,会让我感觉自己与时代是相连的:我看到了自己,也拓宽了自己的边界。我的私心觉得,跟“小人物”对话,他们更愿意敞开,不会有架子;真诚是能够被互相感受并给予的。

Q:有读者留言说,您的文字在保证新闻客观的同时,有一种温暖有力的感觉。您是如何把握好语言的度,既有对新闻的客观陈述,也有感性方面的温暖的?

A:写特稿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用事实说话。在平衡事实与感性时,我不希望稿子比较煽情,否则传达出的重要信息可能会被淹没。情感可以作为增强文章可读性的点缀,但内核还是事实。

但我又会很希望它的可读性很强,这也是我做新闻的一个初衷。我希望能够更多人看新闻,前提是可读性足够强。事实当然不能被记者的主观情感所改变,但你需要学会如何表达。

报道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客观性是我们需要去做到、但不一定能完全达到的。就像我们写人物时,对人物的主观理解并非猜疑,而是依据事实,依据记者采访和观察得来的真实存在。

我希望自己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因此,听觉、视觉、触觉、人在空间中的位置、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我很感兴趣、会不自觉记录的东西。在采访时,我会在备忘录或采访本里画出一栏,专门用于记录采访时的第一感受和各种细节,比如采访对象的某个表情,在当时感受到的情绪,环境、天气、气温,能够辅助我去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Q:有时碰到同一个选题,不同媒体报道的角度会大相径庭,这时候如何处理?

A:在事实性信息上,如果几个人在采访时说的话完全不一样,是不能下论断的。要多方查证,用指标去核实,而非主观感受;平等地给予双方发声的机会,呈现一种复杂的真实。

对一个人的理解,很多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包括采访对象自己,有时候写出来了,采访对象会质疑记者所写的稿子,因为有些是记者的想象。挖掘得足够细致足够深,有些东西就会浮出水面。记者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到了第一层面的真相,可能这座冰山下的你还没有摸到。但这并能否认记者采访的真实性,这是有限的真实,可以有多面解读,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

Q:您入行的第一篇报道是《一颗棋子 跳出重围》。当我们面对有过创伤的采访对象,如何平衡好“新闻伦理”?

A:我最近也在反思,如何不去刺痛采访对象隐秘的伤痛?《一颗棋子 跳出重围》的王老师是我入行以后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到现在我还是挺愧疚。我在采访时比较生硬地问到了他个人的感情生活,他当时选择回避了这些隐秘的事情。有时我想把人物呈现得更丰满,稿件可读性更强,所问的内容却不一定有较强的公共性,并且采访对象觉得某些内容被呈现后会对其未来的生活造成打击。

在写《富士康返乡者的归途》的时候,我在小红书和微博上找采访对象。当时一些工人已经返乡,认为似乎已经没有必要接受采访。记者这时不要用公共利益“要挟”他,“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你们的处境”有点道德绑架,是绝对不能的。要把握好伦理问题,在尊重采访对象的情况下,确保报道的公共性。


Q:毕业后您直接进入了中青报工作,从学生过渡到“记者”,是如何快速适应的?

A:首先要多问,多跟编辑交流。那段时间我问过很多同事,他们都非常热心,愿意提供建议,但是不会有人主动告诉你稿子要怎么写,要去看什么书,可以参考哪些稿子。我的第一篇稿子是编辑让我自己去采访。他不会说要列哪些问题,要写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些地方应该着重去问,所以也要多看好稿子。任何稿子都是从模仿开始,看与自己所写题材相似的稿子、喜欢的稿子;要读很多遍,总结如何写开头、怎么用直接引语、怎么做衔接……我在第一年进步快的最大原因是看了冰点的很多稿子。我看稿子特别慢,花一个小时可能一篇8000字稿件都看不完,但是会看得很细。

再次要自己多琢磨,而且我觉得心态也特别重要,要学会忍耐,忍耐一些你觉得很无措的情绪。有时候觉得稿子写不出来了,或者会有这种感觉:采访是没有办法穷尽的。别人说自己的工作是良心活,我觉得记者其实也是良心活。干多干少完全取决你想把稿子呈现到什么程度,如果只想到此为止是可以的,但你知道它最好的样子应该是怎么样的。而你达不到,能做的就是穷尽采访,去尽可能联系你能想到的人。它是没有上限的,这种痛苦没有尽头,而你自己的能力又是有限的,你也要去适应有限和无限的冲撞,而且这是有时效性的——按正常周期,两三个星期完成一篇稿子,你最好要在一个星期里去完成采访。

我是有点完美主义的人,很难接受一个想法没有实现。跟自己和解就变得特别重要,可能你在采访完会特别懊悔,“有的问题我怎么没有问?”其实没有必要责怪自己,可以补采,况且现有材料可能已经足够去编织。不要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记者,或者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很多,要接纳自己,这种心态一开始就要摆正。我之前实习经历很少,都没有在社会上进行正经采写的经历。只要你愿意下功夫,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跟采访对象沟通,不给自己设限,我觉得任何人都可以做记者。

Q:和前辈相处时有哪些难忘的事情吗?有没有哪个时刻觉得自己在被带着向前走,非常愿意留在冰点继续做下去?

A:我去年很焦虑的一件事就是担心自己没有进步。刚入行的时候是从0到1,这算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但是从1再往上的话,其实很难。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或者是觉得自己进步很慢,想知道方向往哪。

主编说要放宽自己生命的刻度。她提到一位前辈,他之前帮农妇写官司的10万字稿子,其实没有人要求他做这个事情。稿子发完后,他每年都能收到这位农妇寄来的花椒,办公室那一层楼都是花椒的香味。并不是稿子结束了,事情就结束了,它会留下很长远的影响,你能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Q:入行2年半,面对目前的舆论环境,作为记者的您会产生虚无感吗?

A:我很喜欢记者这个工作,有实实在在的产出,作品也带着你的印记。总有人说“我读过你的稿子,特别感动”,我会特别开心,觉得努力有了回应,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这份存在感能打破虚无感。

虚无是当你考虑到,这份工作对自己是有意义的,但对更多人而言会更有意义吗?你真的在做实事吗?但我觉得没必要想太多,实习和正式入行最大的不同是,工作需要赚钱,你是要生活的。多想点实际问题,有助于身心健康。

我一直都很希望能够跟采访对象互相陪伴。《山里的孩子在写诗》这个故事是我去实地感受、和孩子们聊天而来的。有个女孩和我挺投缘的,有时会给我打电话,这也是我第一次与采访对象保持联系,让我觉得是能做些什么的。

焦晶娴与同事和老师、孩子们的合照

但我也有一个疑惑:一个选题,挖掘得多深算是挖透?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做的选题无聊,觉得“我在写什么呀?”,不知道自己意义为何。在探索多面性的同时,我觉得自己有时所做的不一定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人家,于是我会思考,能不能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意义?

《山里的孩子在写诗》写到的诗歌课的老师特别负责,也很理想主义,愿意在不被理解的环境教孩子们写诗;公益组织也是在做实事。可能一篇报道会给这件事增加知名度,让更多人意识到教育包含着美育,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对于成长为健全的人很重要。但我其实只是一个去了就走的旁观者。

Q:作为一位入行两年的记者,您有什么给新闻学子们的建议吗?

A:我觉得遗憾的是在大学没有做这些:第一是对新闻行业的理解,确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样的媒体。媒体的风格、氛围都不一样,有些你很看重的东西在一些媒体中无法实现。可能这对大学生来说有点过早了,毕竟能掌握的信息有限,但要有这个意识。你可以留心这些,也可以去问在媒体工作过的人,多留意,多获取信息。

第二是确定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意识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多去涉猎不同的领域和话题。我在学生时代容易陷入自己狭小的环境里,视野非常局限,觉得只有跟学生有关的事情才是很重要的。新闻时事、社会常识性的东西,有时候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但是当你成为记者后,会发现自己当时很无知也很可笑。当然这也许没有办法避免,毕竟我们都还不成熟。在大学期间看有这个意识,是非常超前的,知道很多事情与我相关。不能老是沉浸在安逸的校园里,有这种胸怀很重要。

第三建议多看书。我很后悔大学没有多看书,很多时间都在迷茫,没有找到方向。那时候没想到自己会干记者,也比较胆怯,不敢尝试很多事情。越年轻,越应该去尝试,尤其是大学的可能性会更多。如果能够多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不一定是记者,甚至可能找到一些想象不到的方向吧。

第四,多锻炼身体,一定要保持充足睡眠,有一个好身体。工作有时是自己没法控制的,记者熬大夜熬不过别人,跑突发跑不过,做暗访调查跑步速度慢被抓住了就很尴尬。

第五,养成阅读稿件的习惯,一周找一篇喜欢的深度报道反复细读。假设自己需要操作选题,经常刷新闻,至少一周集中刷一次,找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我觉得要有这种意识,否则你对世界的观察就是很局限。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END-
采访 | 肖文玥 屠杭莹编辑丨吴浩旖值班编辑 | 郑钰纯
运营统筹丨梁   栋 温泓烨运营总监丨胡世鑫 推荐阅读 

[1]如何操作公司报道?| 记者手记

[2]极昼工作室罗晓兰:我从未想过不写作 | 写作者手记

[3]姚家怡:从机构媒体“出走”后,现在是“个体户”|记者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